图文精华

扫码下载和美元阳APP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绿色成为红河建水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初春时节,行走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曲江大地的山乡沃野,曲江大河潺潺流淌,鸟飞鱼跃,大河两岸,绿意盈盈。农田仿佛披上了绿毯,少数未耕种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整地理墒,追春植绿。放眼望去,曲江河与田园春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大河与丰收­——稻花香里说曲江。(2021年9月17日摄)

曲江镇位于建水西北部,是建水的“北大门”。曲江大河是建水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曲江镇辖区内全长15千米,流经全镇16个自然村,共涉及4万人,耕地3.1万亩,是该镇主要经济命脉,被誉为曲江人民的“母亲河”。但是长期以来,这条“母亲河”由于多年来河堤年久失修,导致河床淤积抬高,加之村民乱倒垃圾、非法采砂等行为,破坏了大河的生态环境,也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大河不寂寞”曲江大河傍晚的晚霞。(2021年8月3日摄)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水县委、县政府回应百姓“水清岸绿”的愿望,于2017年年末在国家重要支流治理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启动了曲江大河治理工作。

“以前打井,打十七八米都抽不出水来,现在井水都要不完了。”地里,68岁的李如英正坐在小板凳上给覆膜的地块除膜,说起曲江大河治理后的变化,她感触颇深,言语间充满对治理曲江大河的赞美。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切实提高了两岸农田的地下水位,以前是愁打不出井水,现在,大河的5道拦砂坝有效促进了河道蓄水,村民不但可以直接从大河取水灌溉。

曲江蔬菜种植产业发达。(2022年2月12日摄)

得益于曲江穿流而过的优越自然条件,给这个有上百年蔬菜种植历史的传统农业大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全国有名的蔬菜批发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含复种),年产蔬菜近20万吨,年产值3.2亿元,蔬菜日平均交易量450吨,依托蓬勃发展的物流冷链产业和便捷的交通,销往成都、重庆、广州、海南等城市。2021年,曲江镇入选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同样在曲江镇,全村共36户148人的大红坡村最近成了建水的“网红村”,整洁的村庄环境和文明的乡风,使它获得了“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红河州文明新风示范村”等诸多荣誉,不时吸引周边乡镇考察团到访,取经学习。村内姿态各异、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更是吸引了外地游客远道而来参观游览。

美丽村庄的变化始于2020年,作为曲江镇第一批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大红坡村按照“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厕所革命为契机新建了设施齐全的公厕,在拆临拆危行动中,村民主动拆除了老旧的危房,重新进行空间布局,新建了凉亭和功能房,还通过填筑、整理边角地,种植上了多肉植物。

村民家门前种植的多肉植物。(2022年2月12日摄)

生态兴,则文明兴。干净整洁的家园,绿色的发展理念,触发了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他们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每天把自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才下地干农活,农闲时还会自发组织清扫村内道路。文明的乡风也持续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她们白天干农活,晚上戴着头灯栽多肉,镶石头,浇花水,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曲江大河两岸田园风光。(2021年9月17日摄)

水清岸绿、鸟飞鱼跃情景再现;白墙黛瓦、绿水青山相得益彰。一个个串珠成链的美丽乡村正激荡着乡村振兴的铿锵序曲。近年来,建水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46%,较2016年跃增9.53个百分点。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9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4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6个省级森林乡村,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绿色,成为建水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来源:新华社



标签: 暂无标签
肖琳平

写了 9489 篇文章,拥有财富 0,被 1 人关注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