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扫码下载和美元阳APP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普洱思茅:甜龙竹笋拓宽群众致富路

芒种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家忙碌的时候。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的莲花村自1992年种植甜龙竹,30多年来,种植规模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从一开始的零散几户人家种植到现在的两百多户,从种植几十亩到全村上千亩,小小甜龙竹已然成为全村“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产业,成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莲花村距离中心城区13公里。(2022年6月9日摄)

莲花村连片种植甜龙竹。(2022年6月9日摄)

几场雨过后,思茅街道莲花村村民李春兰家的30多亩甜龙竹陆续出笋,这就要求她每隔三五天便要上山“打笋”。只见一株株甜龙竹生长茂盛,叶片宽大,枝条向外扩展,身形壮硕,凑近细看,每株甜龙竹的根部,冒出三四根竹笋。李春兰小心翼翼地刨土,用锄头将笋整齐挖起,放进背篓,随后再将挖过的地方用土盖住。

“这几天是甜龙竹笋最多的时候,我家每天都能打笋百十公斤。市场收购甜笋平均价格是12元/公斤,按照笋的大小可分为大笋、中笋和小笋,笋的品质也直接决定了笋的价格,我家每年甜龙竹笋能卖5万多元。”李春兰表示,甜龙竹的生长过程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出笋期长、效益高的特点。比种其他农作物要简单,农药或化肥等辅助投资较少,且长期收获不用翻种,只需要掌握简单的管理技术。经过优化的甜龙竹,从引种开始,通过科学管护,1年就可以产出品质优良的鲜笋。

莲花村甜龙竹。(2022年6月9日摄)

破土而出的甜龙竹笋。(2022年6月9日摄)

在莲花村,像李春兰家一样每年甜龙竹笋能卖5万多元的农户有很多,全村453户人家,甜龙竹种植户就有260户。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甜龙笋价格持续走高,群众种植意愿较高,目前全村甜龙竹种植面积4300亩,平均亩产345公斤。

村民在“打笋”。(2022年6月9日摄)

为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户“产-供-销”的顾虑,莲花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云南省2019年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获得省级资金支持50万元,自筹20万元,于2019年建立了一间30多平米的冷库,通过冷库保鲜的技术手段延长甜笋保鲜期,销往昆明、广东、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2021年8月,争取到思茅区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20万元,莲花村成立了“普洱市思茅区普莲甜笼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做到共建共享。

冷库保鲜,运往各地。(2022年6月9日摄)

甜龙竹作为全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不仅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其本身质地鲜嫩、味道鲜甜、营养丰富,有切片炒食、蒸煮、火烧、煲汤等多种烹饪做法,甚至可生食,是名副其实的席上佳肴。

甜龙竹笋宴。(2022年6月9日摄)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村453户1850人,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形成,成为乡村振兴群众甜蜜生活的现实写照。

群众甜蜜生活。(2022年6月9日摄)

“莲花村甜龙竹笋种植面积4000多亩,每年的产量是1000多吨,产值1700多万。村上成立了合作社以后,一方面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村集体发展了,能更好地带动全村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2022年计划在现有4300亩基础上增加500亩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合作社运营机制,引进企业进行竹笋保鲜配送、加工等等,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商标注册,申报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思茅街道莲花村党委书记李志国对全村甜龙竹产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来源:新华社



标签: 暂无标签
肖琳平

写了 9482 篇文章,拥有财富 0,被 1 人关注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