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扫码下载和美元阳APP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093245j7ramz2u2eimsarz.png

093245j7ramz2u2eimsarz.png

093245mwlaq644c9t4266u.gif

093245mwlaq644c9t4266u.gif

1月29日

《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

整版报道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多策并举力促哈尼梯田永续利用

全文如下


093246b4s4b6llvv6i2wg6.png

093246b4s4b6llvv6i2wg6.png


冬日的哈尼梯田

一日不同景:

早晨,云雾飘渺

午后,蓝天倒影映入田间

傍晚,夕阳为细密的田埂镀上金边


093246khgkvv3ra73oz6c3.png

093246khgkvv3ra73oz6c3.png

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哀牢山余脉上一锄一犁共创了一道农耕奇观——哈尼梯田,总面积约百万亩。梯田大者面积数亩,小者仅如簸箕,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梯田级数最多达3700多级,层层累积2000多米。


哈尼梯田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同构的传统农耕体系。村寨上方多是山,山上茂林成片;产自村寨的农家肥,成为下方梯田栽培红米稻谷的养分;水流从森林缓流而下,穿过村庄灌溉着梯田——这,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2010年,哈尼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尼梯田有何奥妙?

灌溉用水从哪里来,又如何合理分配?

面对农耕转型

如何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

让古老的梯田永续利用并焕发生机?

记者攀上层层梯田

一探究竟


093246p8wkii4fkk4dkpdg.jpg

093246p8wkii4fkk4dkpdg.jpg


“林—寨—田—水”四元素同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欲进阿者科村,得先下车步行一段老石板路。路旁随处可见翠绿的高大树木,树下是一栋栋石墙茅顶的“蘑菇房”,村里妇女纺织、孩童嬉戏……阿者科村位于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地处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是5个代表性哈尼族村寨之一。


哗哗的溪流穿村过巷,奔向村边层层而下的梯田,一路淙淙流入田园,然后扎进山脚的江河。一旁的村民高烟苗出题考记者:猜猜这股水是从哪来的?


水是从阿者科村后山上来的。沿着溪流溯源而上,经草野进密林,攀爬3个多小时后,来到东观音山郁郁葱葱的水源地。高烟苗说,当地有个说法,“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哈尼族谚语云:“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哈尼人敬畏、爱惜一草一木。“村里对滥砍滥伐水源林零容忍。”高烟苗说。


“哈尼梯田完美地反映出一个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体系”,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评价。


093247shbsshhbuwjwlwh3.jpg

093247shbsshhbuwjwlwh3.jpg


说哈尼梯田“精密复杂”并不为过。拿水量分配来说,当地长期沿用木刻分水法。


“自古以来,哈尼人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灌溉梯田。水沟开挖工程量大,需要农户联合一起挖,之后按照出资或投工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户人家的分水量。”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教授介绍,分水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坚硬木料,在上面刻出宽窄不一的凹槽,置于水沟分叉处,分流着子水沟的水量,投入多者水流大、灌溉足。


山上大片森林是丰富的资源库,山间村寨是生息繁衍之所,村寨下的梯田连绵不绝,水系贯穿其间,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印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元阳县梯田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文珍说。


红河州法定的梯田保护范围涉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生活着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等世居民族。广袤梯田孕育出的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作舞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93247hojk8dojfkgl8bll.jpg

093247hojk8dojfkgl8bll.jpg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从高烟苗家里出来,10多分钟就走到了他家梯田。


稻谷每年10月收割完毕,从11月到来年4月,是放水养田期——梯田土壤砂质成分高,一旦干涸容易崩塌;一家的梯田损坏,会带来连锁反应。为了保护梯田,村民每年秋收后都要修葺田埂。


在田埂上蹲下,高烟苗一一指给记者看:这是小鱼、螺蛳,那是泥鳅、黄鳝正钻进泥土,你再细数田边的草类,有10多种……


这方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红米稻田,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梯田红米只是统称,其实有几十个品种,不同的稻种栽一起才不容易得稻飞虱等病害,梯田边留什么草防虫,老祖宗也有规矩。”朱文珍说,“梯田彰显了传统农业的智慧。”


093248o2q2hiuhzhfhgf2i.jpg

093248o2q2hiuhzhfhgf2i.jpg

面对活态保护课题



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


哈尼梯田农耕有其独特性:地块层层叠叠、大小不一,难以机械化耕种,土地流转不便大规模推开;在遗产区,种植品种和农药化肥使用被严格控制……


“保护和发展好这样庞大且活态的遗产类型,我们面临诸多课题。”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杨沙斗说,哈尼梯田既是风景区,也是生产区,还是生活区,是活态的遗产,每天有几十万人活动其中。


梯田保护既是活态的,又是综合的,涉及农林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各方面。近年来,红河州推动地方立法,成立以州长为主任、州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四县县长为成员的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委员会,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


在元阳梯田老虎嘴景区,13根防滑桩正夯进泥土,最深的有30多米。2018年6月,老虎嘴梯田观景台右下方发生山体滑坡,损毁梯田170多亩。当年10月,当地开展“千名梯田儿女共守千年梯田”治理行动,1000多名当地村民志愿来理水沟、锄杂草、搬石头,恢复梯田。朱文珍介绍,文物部门预计投入1900多万元实施梯田地质灾害治理。


在红河县乐育镇桂东梯田,5年前改种甘蔗、木薯的400多亩梯田,如今又恢复了稻作。针对哈尼梯田水田变旱田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问题,有关乡镇成立复耕工作组因户施策。对无劳力的农户,为其聘请农耕能手无偿修复,或流转给种田大户种植、管理;对有耕种劳力的农户,则无偿挖翻、平整、灌水恢复后由其自种。截至目前,元阳县恢复了515亩,红河县恢复了580亩。


093249gd3rrqb2r4z67334.jpg

093249gd3rrqb2r4z67334.jpg

水是梯田的灵魂。现有梯田沟渠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85%以上是土沟渠,遇到滑坡塌方易断水变成旱地。另外,因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梯田的面积可能缩小。杨沙斗说,财政投资7000余万元在遗产区建设水利工程,惠及农田灌溉和5万多人安全饮水。


朱文珍告诉记者,目前遗产区共有200多名传统“沟长”,过去都是农户凑谷子作为其日常管护沟渠的报酬,但因补偿过低,影响“沟长”积极性,政府正筹资逐步把他们纳入公益性岗位。


森林是梯田的“天然水库”。近年来,哈尼梯田遗产区植树造林25万多亩,申遗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达到70%。如今,遗产区有120多名护林员,日夜守护着茂密的森林。同时,建沼气池、改节柴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降低当地群众对薪柴的依赖。


093249y8fm6pzpamfpqyem.jpg

093249y8fm6pzpamfpqyem.jpg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为保护遗产区村寨传统风貌,近年来红河州开展综合整治84次,拆除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建筑200多栋,还实施了15个村庄的污水和垃圾污染处理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起4个垃圾热解项目,哈尼梯田核心区垃圾净化百分之百覆盖。


朱文珍说,对应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同构,梯田保护也是系统工程,申遗以来,各级政府在保护上累计投入的资金不下15亿元。


2015年,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对哈尼梯田保护作出评价:赞赏缔约国为推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结构化措施,尤其是为提升当地农副产品价值、推动传统实践所作出的努力。


093250erlp9tz4dripv5r1.jpg

093250erlp9tz4dripv5r1.jpg


守护农业文化遗产



激发村民耕作积极性


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村民郭武六骑上摩托车,带记者去他家的养鸭基地。一到嘎他村,眼前豁然开朗:四面青山围住的洼子里,小河弯弯流淌,片片梯田映着蓝天白云,三五农人正在悠然地放鸭子。


这片养鸭基地以红心鸭蛋出蛋率高出名,入冬之后直到犁地插秧以前,所产鸭蛋一半以上蛋黄呈红色,腌制成的咸鸭蛋通红冒油,供不应求。传统上,嘎他村有“四好”:红米、鸭蛋、茶叶和黄皮梨。如今最火的是鸭蛋,一枚能卖5元。


093250rzo2gozoq92hqqlh.jpg

093250rzo2gozoq92hqqlh.jpg


嘎他村成立养鸭合作社后,郭武六担任理事长。他说,之前村民不太会算细账,也缺乏鸭蛋销售渠道。“鸭子养了3年后进入产蛋高峰期,再往后就走下坡路,而村民养鸭常常一养就是七八年。”合作社指导社员科学养鸭并提供资金支持,还为贫困户社员免费提供鸭苗。嘎他村820多户村民,如今有200多户是养鸭合作社社员。


郭武六说,养鸭基地实施稻、鸭综合种养,嘎他村的红米也因此成为绿色食品,订购价每公斤20元。他家2015年建了养鸭基地,2018年还办了红米加工厂,每年卖四五十吨红米。“过去光种稻米,收益低,现在稻、鸭综合种养每亩能收入六七千元。去年鸭蛋产量偏少,我们合作社仍卖了10万枚,收入50万元左右。”郭武六感慨,“保护梯田的希望在于让村民多样化增收。”


高烟苗给记者算了笔账:梯田红米生长期200多天,亩产200公斤已算不错,而梯田管理的传统工序有20多道,挖地修埂、“三犁三耙”,以一亩地20个工算,种植稻谷其实亏本了。他说:“收稻谷最辛苦,从谷底背着六七十斤的袋子一步步爬上来,要用一两个小时。”高烟苗成年后去外地的煤矿打工,宁愿背煤也不背稻谷,因为矿上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


093251dv6vm6q8n8n4m76r.jpg

093251dv6vm6q8n8n4m76r.jpg


在阿者科这个480多人的哈尼族村寨,曾有170多人在外务工,近在个旧、蒙自,远到昆明和东南沿海城市。


保护梯田,提高村民种田积极性是关键。“群众是梯田保护的主体,这么大规模的活态遗产,耕作就是保护。”朱文珍说。


红河州把红米列为重点发展的农产品之一,2019年推广红米种植近16万亩,亩产值由原来的不到1500元提高到2600多元。同时,红河州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近20万亩,亩产值近6000元,受益农户5万多户。


093252ste56y5fr6ihffku.png

093252ste56y5fr6ihffku.png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梯田红米的走红,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卖红米已经10年的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鸿文说,头3年是他经营困难时期,梯田红米知名度打不开,还被消费者抱怨米不好吃。


“红米是老品种,营养丰富,但口感糙,最好兑着点白米煮饭。”沈鸿文解释。如今,生长期长、产量低、卖相不好等特点,反而成就了“网红品质”,“订购的人越来越多,老品种焕发了新活力。”


奥秘在于古法制作。记者在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碾坊里看到,流水带动碾米机,公司员工普正明祖传的碾米手艺派上了用场。他把70公斤谷子倒入碾槽里,反反复复脱粒两个小时,又摇动风车吹掉谷壳米糠,变成了50公斤大米。


093253gqy3yqkqkvg3kb9j.jpg

093253gqy3yqkqkvg3kb9j.jpg


梯田米受到大城市客户追捧,供不应求。公司和农户签约,以每公斤6元保底价收购红米。如今,订单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其中1/3的梯田装了摄像头,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看梯田耕种直播。沈鸿文认为,如果每公斤收

标签: 暂无标签
元阳县融媒体

写了 775 篇文章,拥有财富 0,被 2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返回顶部